一颗奶枣

wei博:徐观应w

我有我爱我

  “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,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,你若不爱你自己,你便无法来爱我,这是爱的法则。”读完《简·爱》,看到萨提亚的的这首《如果你爱我》,觉得其中有一些类似的东西,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,将自己作为主体去爱的坚持。

  自十岁起,已经读过很多遍《简·爱》了,最初看的时候还不理解何为爱,只是因为那一种孤独和贫穷产生了微妙的共鸣。而现在,我仍然不能完全理解爱,但是,我想,爱自己是远比恋爱更为重要的命题。“因为,你不可能给出,你没有的东西。”

   无论有没有继承两万英镑的遗产,无论有没有罗切斯特先生的珍爱,无论沦落到何处,简·爱都始终都是一根顽强的芦苇,坚韧地生长在贫瘠的荒原里,迎着风去感受生命里所有细微的温暖和疼痛,从不回避,从不退缩。我始终觉得,任何人,任何个体,即使卑微,贫穷,不够美,只要爱重自己,有一种尖锐的,野蛮生长的力度,就能像一柄剑一样立在这广阔的土地上,活出自己独一的锋芒,反射出与旁人不同的月光。

  再说,并没有谁是不美的。是,主流审美总有它的一套枷锁,谁的肩膀太厚,谁的臂膀太粗,谁眉眼不够灵动,谁手指不够白皙。它们是一把一把的匕首,削去每个人独特的特质,将肉身塞进去,填充单调的模板。

  可是,顽强地活着,向着某种你渴望的东西挣扎前行,自尊自持,拥有这样的生命力和风骨,不会是不美的。生命,不会是不美的。

  如果《简·爱》只有前半部分,那么也不过是贫穷孤独的家庭女教师与一位绅士的罗曼史,再俗套不过的情情爱爱,无论身在其中的人如何沉醉于这份恋情,如何自傲地将它视为独一无二的,都只不过是世俗的、隐秘的一段浪漫。可是,在简·爱发现罗切斯特先生重婚,继而出走之后,故事变得不一样了。

  她没有堕落,也没有自杀,而是流落他乡,成为一名恪尽职守的乡村教师,继续施展自己的能量,为自己所受的教育,所尊崇的信仰服务。这是将这本书去其他爱情小说截然区分开的部分。像《苔丝》、《茶花女》或是《家庭女教师》,女主角的一生仿佛都只因那一段恋爱存在,起起落落都因为得到或失去爱,可是人生不只爱情,既然受到教育,有某种才华,就不该只沉溺于爱。即使非要去爱,也该先学习爱自己,爱这广阔的天地,爱这有无限可能性的人生。

  要知道,爱小姐失恋的时候,也能画画,阅读,欣赏乡间的雅致风光。她身无分文地流浪的时候,也从没有折断傲骨去乞讨。痛失所爱,固然是一种悲哀,可是悲剧里也有闪亮的细碎的美,从刻骨的疼痛里也许能更好地感受人生。如果一生顺遂,生命的质地好似会显得单薄,像小孩子的平面简笔画,可爱,纯洁,但不够复杂。

  后来,她听闻罗切斯特先生因为一场大火变得落魄,肢体残缺,不再有曾经的威严和高贵气质。她终于看清自己的心,也终于看到他确确实实需要他。

  这是恰到好处的团圆。他们还有小半生时光可以共度,一切虽然已不崭新,但都还来得及,大火毁掉了庄园,但烧不尽爱,也吓不走真正的爱人。

  十年前翻开这本书,我更在意爱情的脉络。可是如今,我看到更丰富的情感,也看到简·爱和海伦两个小女孩之间的纯真友谊,还有她们和女教师之间流动着温情的互动,那次例外的下午茶,三个人只能同分一小块儿蛋糕,但也轻松快活,是简·爱苍白童年里为数不多的暖意,那种真挚又热忱的、女性之间的关切,令我深受触动。

  “我自己在乎我自己。越是孤单,越是无亲无友,越是无依无靠,我就越要尊重自己。”这样的爱小姐,即使结局不是与爱人相拥、偶然寻找到哥哥姐姐、继承了遗产,即使人生更为痛苦坎坷,没有圆满,大概也不会活得不堪。

  即使,另一种结局是成为一名自给自足,终身不婚的家庭女教师,阅读,教书,独自旅行,也并不坏。毕竟,她说过,“既然我不是为了爱情才给创造出来的,自然也不是为了结婚才给创造出来的”。

评论(2)

热度(57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